孙策为何不重用周瑜?太优秀,影响地位。1、个人无论是军事打仗方面的才能还是说治国理政方面才能都非常优秀,对孙策造成了一定的危险。2、周瑜年纪非常的小,但是才能确是非常的优秀,发展空间太广阔,孙策怕影响自己的统治。那么,孙策为何不重用周瑜?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因为东吴全是周瑜的势力,孙权自然要小心防备周瑜。周瑜是孙策的忠实拥护者,孙策突然遭暗箭偷袭去世,周瑜便立刻领兵赶回了东吴。这足以证明周瑜对孙策的忠心。可是孙权刚成为了新主,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对他存疑,私底下还不愿承认孙权这个新主,孙权心里肯定很着急。而周瑜在孙策在位的时候,是受人敬仰、备受重视的大都督,孙权不止不会重用他还在小心防备他。孙权为什么会对周瑜心存芥蒂呢?
周瑜带兵回江东,便成为了孙权的忌惮。周瑜在听说孙策被偷袭后,立刻便带兵赶回了东吴。如果是孙策,看到好兄弟带兵赶回了东吴,自然是欢喜不已。但是孙权是新主,与周瑜交情不深,他看到的是一个带着军师力量的权臣赶到了都城。孙权怎么可能会不忌惮?周瑜一时心急,更没有想过这会对孙权造成什么影响,也没想过这犯了大忌。
周瑜与孙策情同兄弟,很可能没有君臣之间的束缚,非常信任彼此;而周瑜与孙权之间,不止是君臣还是政敌,孙权对周瑜带兵入江东的做法,自然颇为不满,可是因为不够强大,孙权没有明说,但心中对周瑜已经有了防备。
孙权与周瑜之间的争斗,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的地位。周瑜才华出众,得到众人的拥护没有错,但他错在凌驾于孙权之上。
因为周瑜他不像曹操诸葛亮那样的人,他没有足够的硬实力。而且他的眼光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说一直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发生在公年200年赤壁之战,对曹操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曹操烦扰解决袁绍军队来犯之际,又有消息传出,孙策提前准备袭击许都。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陷入焦虑情绪当中,因为在那时候曹操绝大多数兵马都在迎战袁绍,早已没有多余军力再去支援许都,那如果许都沦陷,曹操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候郭嘉却安慰曹操说,孙策尽管强大,但过度自傲,每一次出门身旁只有几个仆从,他平时又生杀过重,与江东英豪势同水火怨恨已深,这么做早晚会被仇敌所杀,或许等不到他袭击许都之际,就已命赴黄泉了,因此没有必要担忧。
结论还真是应了郭嘉之话,孙策在没多久一次外出时,遭受许贡的门下暗杀,并没有现场丧命,但伤情却很严重。孙策见自己已时无多日,因此信赖张昭在他去世后辅助它的小弟孙权成就决战沙城。并且对张昭说,假如孙权不争气的话就要张昭取代它的。
之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也和孙策如出一辙。在孙策去世后,孙权又将领兵在外的周瑜招回,并封其为中护军,那样东吴便构成了文有张昭,武有周郎的格局。
实际上在孙策去世后,周瑜才算是东吴的精神支柱,并且孙策和周瑜各自娶媳妇大乔和小乔,也是亲属关系,那为什么孙策死前并没有托孤于周瑜呢?这有三方面缘故,一是孙策受重伤时,周瑜擒雄兵在外面,那时候东吴基石尚不稳,如果在东吴最微妙的情况下,让手握重兵的周瑜回家恐生不幸;二是国赖年长者,那时候周瑜十分年青,才刚刚二十几岁,而张昭早已四十多岁了。
孙权之所以一直不重用周瑜,其实是因为他曾做错了一件事 在三国里面,周瑜作为一个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之才,在政治上却极为不如意,比如说孙权在赤壁之战之后就很少重用他了。 话说两人的君臣关系也是极其微妙,这种紧张的关系自打孙权上位东吴之主就已经开始了。 孙策死后,就由其弟弟孙权继位。可才上位没多久,孙权就看见黑云压城,大军压境,让不明情况,未上阵打战的他着实出了场冷汗。结果这场浩浩荡荡的“大军”原来是周公瑾带领大军回到东昊给已故的孙策奔丧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孙权才渐渐缓了口气。不过让孙权从此也对周瑜起了疑心,不经允许,带兵入城可是大忌,周瑜不会不知,他到底是悼念先主还是趁机谋反的呢。 自古君主疑心重,孙权一登基,就碰到周瑜那档子事,心里能不堵得慌吗?再加上孙权上位太年轻,朝中和军中大多以周瑜马首是瞻,孙权更加气愤,因此就调走了周瑜。
派遣周瑜驻扎荆州,当时诸葛亮和周瑜往来密切,孙策以此判断周瑜想要投靠刘备,命令他将兵权交出,改派鲁肃接任,这是周瑜口吐鲜血的原因。
以上就是孙策为何不重用周瑜的全部内容,一个权势足以匹敌君主的大臣,不管他多么有才,也不能重用他,更不能让他建立功业。因此,周瑜不被孙权重用,与他的才华无关,而是因为孙权作为主公,必须要打击周瑜这个权臣的势力,才能维护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