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者荣耀

老子说最高境界是婴儿,老子修炼到了什么境界

老子说最高境界是婴儿?老子用“婴儿”来形容修养的至高境界。他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含德之厚,如比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婴儿,是指初生的小儿,全身带红色,所以又叫赤子。赤子懵懂无知,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那么,老子说最高境界是婴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

天地之大德曰生,神人之大德曰化,天地生生不息,其生也出於无极,而入於无极;神人化化不已,其化亦出於无极,而入於无极。此即道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萧天石《道海玄微》)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

老子用“婴儿”来形容修养的至高境界。他说: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含德之厚,如比赤子。”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婴儿,是指初生的小儿,全身带红色,所以又叫赤子。赤子懵懂无知,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老子形容得道者的境界,就如赤子一般,纯朴自然,无欲无求。

《庄子·庚桑楚》中,有一段解释“婴儿”的文字:

“…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儿子”即赤子,他活动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天真纯朴,没有刻意的目的;他行走时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随心所欲,因为他没有刻意的方向。

“他身体象干枯的树枝,心像不能复燃的灰烬”,这样形容婴儿的身体与心灵,似乎太没有生气了,婴儿的身体不是很柔软的吗?他的心不是活泼泼的吗?

“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在《齐物论》开篇也出现过。

有一天,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天缓缓吞气,神情漠然,似“丧其耦”,好像忘记了身外的一切。弟子颜成子游惊问,老师,您今天的样子与往常不一样啊,“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南郭子綦回答:“今者吾丧我。”我今天忘记了自己啊。

请注意“丧其耦”这三个字。

灵性境界的人活得像小孩子

精读《道德经》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是非常推崇婴儿的,他曾在书中提到婴儿有五次之多。那么老子赞美婴儿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其中小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婴儿符合老子所传达的道家观念。老子认为,道德原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去做任何事,而婴儿正好符合老子保持纯真、原始状态的观念。

婴儿是世界的新生儿,他是人最原始的样子并且没有遭到过世俗的污染,对于老子来说他是纯洁的代表。另一方面是因为婴儿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非常真实,他们没有人的一些功利特点。老子遵从清心寡欲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生需要无为。所以老子多次提到婴儿,因为婴儿没有过多的欲望,他受世界不必要的干扰最小。

从老子的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婴儿具有“精之至”和“和之至”的极大优势。解释这两个优势其实就是说婴儿没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所以他们具有淡薄天真无邪的美好品质。同时婴儿他能够与自己达到和谐的境界,不谄媚、不讨好、率性自然。对于老子来说能达到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像婴儿那样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内心没有世俗的杂质。以“道”为核心遵循自然的所有原则,不人为去改变人最开始纯真的心态。

在老子看来,要想达到和婴儿一样的境界,就必须做到减少内心的欲望。

婴儿的状态就是开悟

我道自然,无为之道一直是我道中心,常人说修道就是为了成仙什么的,但不知有没有发现仙字由人字旁+山组成,要得道先做人,生活中处处皆修行,道教经书经典领悟都要靠自己结合生活去感受,在下只是一个小道童,浅薄之语,人生最高境界莫过于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我道自然,福生无量天尊。

老子说像婴儿一样对待生活

在婴儿的身上能够展望到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婴儿他们刚生出来犹如一张白纸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老子的心中,婴儿就代表着道。

以上就是老子说最高境界是婴儿的全部内容,普通人争强好胜,处处想高人一等,这是事物的正面,老子却认为柔弱能胜过刚强,这是反面。世界上最柔弱的人是哪种人呢?显然就是婴儿了。所以老子把婴儿作为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