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魏征曾经说过,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所以大凡太平盛世的缔造者均能做到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从而成为名垂青史、泽被后世的一代明君圣主。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历史学家公认的“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正因为他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才能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仅用短短的8年时间就能征乱伐暴、廓清帝宇,使海内克定,天下一统,刘邦的性格品质,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因此,从善如流不能不算是他成功的法宝之一。
刘邦
由于刘邦“性明达,好谋,能听”,所以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了不起的谋臣良将。而这些人往往能在关键时刻献奇谋、进良策,从而使刘邦屡屡遇难呈祥、转危为安,最终亡楚兴汉、君临天下。我们不妨举例说明。
例1:张良谏出咸阳,约法三章。
张良
张良拜师图
四、能屈能伸,有勇有谋。为了化解两军的对立情绪,也为了求得自保,刘邦亲临项羽军中释嫌。明知这一去可能有去无回,可他能够从容赴宴,这既表现了刘邦的能屈能伸,又表现了他的才能和胆识。为了用言辞进一步打消项羽的。
刘邦大军初入咸阳,看到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嫔妃和贵重的珍宝,许多人忘乎所以,以为可以尽享天下。就连刘邦也情不自禁,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这时,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但刘邦根本不予理睬,贤达志士更是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的表现与樊哙完全不同。他言语平和、有礼有节,紧扣“亡秦”分析利害,说:“秦王多行不义,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您既然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布衣素食,以示节俭。大军刚入秦地,就沉溺享乐,无异于助桀为虐,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这种紧打慢唱、柔中带刚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不仅下令封存宫宝、府库、财物,还军灞上,还采纳张良的建议,召集关中名士父老,和他们“约法三章”: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苛政峻法全部废除,刘邦因此赢得了民心,民众惟恐他不做关中王,为随后刘邦将关中打造成汉军牢固的根据地、大本营、兵员粮草输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能屈能伸,智谋过人。刘邦不顾危险,亲自带着少量人马和几样宝贝去项羽营帐解释,也可见他的胆量,而且处处表现出谦卑的姿态,通过一番颇有情理的说辞打消项羽的猜疑。后来在入座时,坐在下座,是刻意屈尊隐忍,以消除项羽。
约法三章
例2: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暴,不用阴谋。刘邦:虚伪狡诈、善用人才、随机应变、忍辱负重。《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断,它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
韩信,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拥有“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等诸多赞誉,且“王、侯、将、相”一人全任。高祖曾言:“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韩信是刘邦打败项羽的中坚力量,其超人的谋略、卓越的才干、至伟的功勋均令世人叹服。
韩信
刘邦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后,向韩信讨教。韩信首先从自己侍奉项羽的亲身感受说起,客观分析项羽的致命弱点,以提振刘邦的信心。紧接着提出让他反其道而行之,即“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随后又将三秦王暴虐、关中民众恨之入骨与刘邦爱民且“应按约称王”相对比,使刘邦豁然开朗、精神振奋。最后以“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做结。韩信这段宏论有理有据、一气呵成,不仅提振了刘邦的信心,更重要地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战略部署。
胯下桥
公元前206年11月,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袭占关中,东向与项羽争天下,于是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已被汉军烧毁,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机,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章邯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好峙两地再败雍军,俘虏章平,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尔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了对楚的初战胜利。
暗渡陈仓
例3:陈平谏封韩信,壮大力量。
荥阳之战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1、刘邦:能屈能伸,知人善用,善于应变,圆滑奸诈,巧舌如簧,2、张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眼光锐利,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义,胆识过人,干练透辟 3、樊哙:忠勇豪胆,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除了张良、陈平、韩信、萧何、王陵、郦食其等一批享誉史册的“重量级”的谋臣良将之外,还有许多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谋士也曾为开创刘汉江山出谋划策,刘邦同样从善如流、虚心采纳。我们不妨也列举一二。
例1:娄敬谏迁都关中。
斩蛇取义
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项羽刚愎自用。比如说,项羽身边谋士范增足智多谋,但在紧要关头,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而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却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对刘邦的假意。
刘邦立国后,建都洛阳。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被征发去陇西戍边,途经洛阳,就请同乡虞将军引见,说要拜见刘邦商谈国家大事。虞将军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刘邦,刘邦就召娄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
张良塑像
汉都
刘邦听后,认为其言之有理,但心里仍不踏实,又询问张良。张良不仅认可娄敬之言,而且进一步阐明建都关中的战略要义,即“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邦听了张良之言,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刘邦说:“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也就是认为娄敬是个奇才,关中建都是娄敬的功劳,于是赐娄敬改姓刘,任命他为郎中,封为春君。
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敢放手给钱。在刘邦的心中,能够获得别人的称赞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他也希望对方是发自内心的。刘。
例2:袁生谏“备多力分”。
公元前205,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项羽数次截断了汉军粮道,刘邦军心不稳,只得向项羽请和,但被拒绝。陈平先献反间计,气死了范增后,项羽方知中计上当,于是猛攻荥阳,形势十分危急。陈平又献计,让刘邦写信诈降,最后在2000个女人和将军纪信的掩护下,刘邦等人成功从荥阳脱困而出。
彭城之战
就在楚强汉弱、力量悬殊,且汉军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一个有姓无名的小谋士出场了,他就是袁生(《汉书》作“辕生”)。袁生向刘邦献计说:“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原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袁生首先指明当时的形势对汉军不利。接着提出了具体措施。
楚汉战争图
刘邦听后,深以为然。立马从其计,调整战略部署。一方面深沟高垒,闭门不出,让项羽的骑兵无用武之地。项羽情急之下,只顾与刘邦死磕。但与此同时,在袁生“备多力分”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韩信已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项羽急派龙且抗击韩信,但龙且战死。这时,项羽第一次感到了恐慌,可见天下的大势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逆转,这一切不能不说是袁生的功劳。明凌稚隆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备多力分之说,正胜楚之要机也。楚卒以此困,袁生其善谋哉!”
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