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经典语录?那么,达摩经典语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强调了认识自己内心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学习佛法或其他任何学问,仅仅是为了追求外在的认可或利益,而没有真正理解和接触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太大益处的。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表达了对于内心认知的深刻理解。达摩祖师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内心的自我认知和持守,而不是通过外部的努力或寻求得到的。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这句话揭示了佛教中关于佛性和罪性的观念。佛性被认为是每个人内在固有的纯净本质,而罪性则是由心的妄动产生的。达摩祖师指出,佛性不是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而一旦心中产生欲望和妄念,罪性也就随之产生了。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表达了内心纯净对于修行者的重要性。在佛教中,佛土指的是佛陀居住和教化的净土。达摩祖师认为,如果修行者的内心能够保持纯净无染,那么他们所体验到的世界也会变得纯净美好。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在迷惑和觉醒状态下的不同境遇。在迷惑的状态下,人们会被各种外在的规则和方法所吸引和追逐;而在觉醒的状态下,人们则能够超越这些表象,直接理解和运用佛法。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强调了在面对感官体验时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达摩祖师认为,当人们能够看到颜色、听到声音而不被它们所诱惑和污染时,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这句话描绘了妄想对于人心状态的巨大影响。在没有妄想的时候,人的心灵状态就像是一个佛国,充满了和平与光明;而在有了妄想之后,人的心灵就会变成一个充满痛苦和黑暗的地狱。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表达了对于佛性和众生性的深刻理解。在佛教中,“见性”指的是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和真相。达摩祖师认为,当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时,他们就成为了佛;而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是凡夫众生。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内在都具有成为佛的可能性。达摩祖师认为,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他们的本心驱使的,而这本心本质上是与佛相同的。
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强调了禅修的本质在于直接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本性。达摩祖师认为,禅并不是普通人或圣人所能完全理解和测量的,它是一种超越了常规思维和语言的直接体验。
以上就是达摩经典语录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