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历史的星空灿烂无比,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他们就像闪亮的星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同他们相比,无论治国才能、军事才能还是传奇性和神秘性,司马懿都不算出挑,然而,当尘埃落定,一统天下的竟然是司马懿创建的西晋王朝。这就非常令人好奇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司马懿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司马家族背景
地缘:公元179年,司马懿出生于河内郡温县。河内郡的辖区,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北部的焦作、安阳一带。在汉代地理版图中,它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脉以南,恰好是天下的中央,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经常爆发战争,河内郡民风彪悍,境内豪强纵横。
由武转文:高祖司马钧:在东汉安帝时,多次参与西北方面的战事,累积军功,做到了征西将军。
曾祖司马量:出任过豫章太守,也就是今天江西南昌的地方长官。祖父司马儁:司马氏已经是河内郡的大家族,并开始重文轻武。父亲司马防:十分注重威仪,保持着儒者风范。
二子司马懿: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整个家族已经从武将世家,变身为儒者之家。在老家河内郡,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地方走向全国
公元208年,29岁的司马懿进入曹操的政治团体,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从那时起直到逝世,司马懿经历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个时代,成为曹魏政权的“四朝元老”。正是他的深耕,使司马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曹操时代:崭露头角。进入曹操阵营后,司马懿担任丞相文学掾,负责为曹操起草文书、管理文件。司马懿能获得这个职位,幕后推手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
打造人际关系,司马懿从结交丞相府的同事入手,结交了杨俊、崔琰等人,又和陈群还有荀彧交往甚好。
二、曹丕曹睿时期:从魏王长史,成为曹魏朝廷的尚书右仆射,掌管朝廷的机密,还成了抚军大将军,在曹丕对东吴作战中保障了后援。
成为顾命大臣,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死前,他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儿子曹叡。这四个人是:陈群、司马懿、曹休和曹真。这样的安排,使司马懿直接进入魏明帝曹叡的核心圈。
公元239年,年仅三十多岁的曹叡,居然比六十岁的司马懿先走一步。从208年加盟曹魏政权,到239年曹叡逝世,司马懿积累了三十多年的人际网络,和魏国核心贵族联姻,在曹魏政权内,可谓根深叶茂,支持者众多。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从他一直熬到70岁才开始造反,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是他奠定了晋朝的开国基础,如果没有他也就不可能有晋朝的存在。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但并不喜欢司马懿,因为。
三、曹芳时期:建立司马氏专权。
标志性事件:高平陵之变——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带着天子曹芳离开洛阳,去魏明帝的陵墓高平陵,进行祭拜。司马懿趁洛阳空虚,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政变的结果,司马懿诛杀曹爽,控制了曹魏政权。
司马懿的强大,不仅体现在他算无遗策的智谋上,更体现在司马懿“伺机而动”,该缩头时且缩头的隐忍精神。我们都知道,三国乱世,群雄辈出,但是唯一笑到最后的,不是雄才大略的刘备,曹操;不是懂得和稀泥的孙。
司马氏专权
一、司马师时期:他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由于曹魏政权的重要官职,都握在司马师手里,他就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利用这个丰厚的政治资源,将官职分给功臣子弟和世家子弟。这些人的父辈,可能还对曹魏政权感恩戴德,但到了他们这一代,官职都是司马师给的,他们的效忠对象,也就慢慢发生了变化。
二、司马昭时期:公元255年,司马懿次子、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出任大将军,成了司马家的掌门。
自己感觉,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善于随机应变。虽然说空城计是司马懿中计,但也表明了司马懿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后来诸葛亮借尸还魂,司马懿看似中计,其实是计中计,只有放走蜀军,司马懿才能握住兵权。如果不假装中计。
伐蜀:司马昭决定,讨伐蜀汉。司马昭的想法是,消灭蜀汉政权后,自己的权威将大幅度增长,足以压服反对势力。
公元263年,魏国大举进攻蜀汉。初战告捷,司马昭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天子的任命,当上了晋公。一年后,蜀汉灭亡,司马昭趁机接受晋王封号。他同时追封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从称王到称帝,只差一步了。
司马昭死后
长子司马炎继任晋王。在荀勖和羊祜的协助下,司马炎威逼魏元帝曹奂禅位,取代了曹魏政权。公元265年,司马炎登上帝位,史称晋武,西晋王朝拉开了帷幕。
而在新的剧版之中,司马懿的出场就让人耳目一新,彼时曹操赤壁大败,为了鼓舞士气,曹操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结,在这情形之下,司马懿居然径自鼾睡,大大的打鼾之声响起,如此与众不同就已是引人注目了。剧版新《三国。
关于主播:
你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喜马讲书,让你的读书成本,趋近于零。专业编辑团队,为你优中选优,挑出1000本各领域经典好书。无需额外时间,通勤、吃饭、睡前….随时随地听完一本。各领域专业撰稿人,历时200小时打磨讲书稿,你想读却啃不下的书,我们统统帮你读。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