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有多厉害,为什么说张良是第一谋士

文:菜九愚

幼时读《三国》,诸葛亮出场前就有许多渲染,当时流传其自比管仲、乐毅,但水镜先生向刘备举荐时认为,诸葛亮的自比并不恰当。刘关张等人揣测是不是比高了,谁知水镜先生说是比低了,应另拟两人才更恰当。这两人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兴汉四百年的张子房。

张子房就是张良。自此对张良无限崇拜,之后又听到无数对张良颂扬的故事,着实让人钦佩。但是长大后细细读史,却疑窦顿生,有哪些真材实料能证明张良的牛呢?没有。

张良是很厉害的,如果没有张良的帮助,刘邦也不可能变成最大的赢家。足智多谋的人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在帮助刘邦完成大业以后,张良就隐居山林了,让刘邦对张良无话可说,没有猜忌的想法,所以张良是非常能够从不同的角度。

一、张良地位无限拔高的基础

历史不会把荣誉平白无故地送人,张良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肯定与他的历史贡献是分不开的。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就肯定了其历史功绩。汉定天下后,胜利者君臣在探讨成败得失时,刘邦有一段非常精彩有名、且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表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让我说,刘邦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没有实事求是,有点意气用事,有点信口开河。而他信口开河的直接后果是给自己上了套子。

为什么说他是信口开河,因为后两人的事迹还与事实接近,尤其是萧何的事迹与本事确实是刘邦不具备的。而摆明了被排在第一位的张良的作用,尤其是这个评价,显然得不到具体事实的支持。

张良的事迹俱在,可还真没有哪一桩能当得起这个评价。结果,汉高祖给张良特制的这顶帽子太大,不仅把张良罩没了,也把天下后世的人全给罩进去了。

对于汉王朝的建立,张良无疑是有功之人,但要说他有过什么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计谋,也确实指认不出来,即使想牵强附会也很难办到。

张良的功劳在功臣表里记得清清楚楚,“以厩将从起下邳。以韩申徒下韩国。言上张旗志。秦王恐降。解上与项羽之郄。汉王请汉中地。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

这里的功劳也是虚实夹杂,其实者是可以指认的,而其虚者也是可以指认的,最明显的虚就是以韩申徒下韩国。但张良世家篇记得清清楚楚,他与韩王成每得一城,旋即被秦军夺去。所以这个下韩国,更确切地说是战韩国。

“决胜千里之外”张亮到底有多厉害?吕后之所以能站稳脚跟,都是因为他的这个诡计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后宫建正的典型代表人物,以“暗龙”的名义叱咤风云,但当初站稳脚跟时,张良的这个计谋不可或缺。这个计谋说明“升天千里之外。

真正下韩国的是刘邦的西征军办到的。但刘邦与张良的关系好,他要把自己的功劳算给张良,谁好意思说长道短。

至于“常计谋平天下”则可大可小,在平天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的事是有的,谋大谋小,谋好谋歹,则可另议,但可以肯定,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计谋,否则就直接讲就是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言上张旗志。秦王恐降”,就是个真假参半的事,但至少还有那么一回事。

破武关后,张良设计“张旗志”,使得秦军懈怠,促成了沛公的胜利,但把“秦王恐降”也安到他头上,就明显过了头。

所以,如果真有什么决胜千里的计谋,功臣表里应该不会不记。之所以不记,是确实没什么可记,只好空缺。

准确地说,张良的真实功劳只被记下了两条,即解鸿门刘项冲突,及讨要汉中一郡。这两条功劳都不小,但与决胜千里不挨边。

二、铁哥们,但关系又不够铁

从这两点来看,张良确实聪明,但也仅仅只是小聪明,张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说他对刘邦带来的真正价值,显然不仅于此。事实上,张良之所以能够在刘邦集团中获得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地位,是因为他给刘邦规划了这样一件事情,而也正。

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与张良非常投缘,两人出道的时间差不多,但刘邦的气象一开始就比张良大。

《留侯世家》称,张良亦聚少年百余人,但没搞出什么名堂;而刘邦与秦作战已是连战皆捷,对秦作战取得了全胜,甚至取得了击毙秦泗川守的战绩,这是史载战场上丧命的秦国最高官衔者。

张良在投奔楚假王景驹的路上,在留遇沛公,两人一见如故,沛公拜良为厩将。尤其是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此前良也为他人说过这些,但都如石沉大海。所以张良说:“沛公殆天授。”

张良有多厉害

《留侯世家》说:“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实际上刘张二人还是去见了景驹,张良找到刘邦是找到了依靠,但刘邦找景驹的目的不是投靠,而是借兵收复被雍齿占领的丰,所以刘张相遇无助于解决刘的问题,见景驹还是免不了的。

《汉书·高帝纪》称刘邦与张良一同见了景驹,这一点有《汉书楚元王传》为佐证,记载同去见景驹的还有萧何、曹参。故《汉书补注》引齐召南曰:“《史记》作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此班氏改正《史记》之失也。《高(帝)纪》明言沛公道得张良遂与俱见景驹,请兵以攻丰。可见良亦见驹。但自此决意从沛公耳。”

简而言之,张良遇刘邦后,即不以个人身份去见景驹,而是以刘邦从属的身份一起见了景驹。景驹的地位高于刘邦,但以张良之英明,知道景驹没什么前途,所以见过景驹后,他仍跟定了刘邦。

不知是不是因项梁立楚怀王,勾起了张良的故国情结,他鼓动项梁立了韩公子成为韩王。从此,张良以韩申徒之职,与韩王成带着项梁襄助的千余人,西向旧韩攻城略地。至此,刘张相得的关系出现停顿。

张良可能想在故国的旗帜下建功立业。这种举动与张良的一贯行事轨迹毫不冲突,因为他家祖上几世都为韩国效力,他这样做正是沿续前人的事业。这样做,还可以使自己有一番作为。

如果在见到刘邦之前,张良或许还没有想自己弄一番事业的想法,但看到刘邦的事业红红火火,张良的心里或许会痒痒的欲有所为,毕竟他还时不时地指点过刘邦几招嘛。

而他在刘邦这里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因为刘的才气大,张的本事显不出来。所以,张良怂恿项梁立韩王应该有双重目的,既可继续为韩国效力,又可取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最终,待到项羽走投无路之时,在楚营周围响起楚歌声,项羽倒在了乌江边。汉朝开国时,刘邦高度赞扬了张良的足智多谋,“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由此可见,张良的才智对于刘邦来说有多重要。

对张离开刘寻求发展,刘邦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感觉。肯定不爽,但也说不出什么,因为张的理由还是相当正当的。刘只不过是怀王以下、项梁的一偏将,远不能与徒有空名的韩王成相比。

但事实证明,张良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刘邦能干好的事,张良未必能干得好。

果不其然,历史记得清清楚楚,张良与韩王成“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即使这样,里面可能还有溢美之辞,以遮掩张良的窘态——即他与韩王成不是什么为游兵,而是东躲西藏,疲于奔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项梁襄助的人马可能打得所剩无几了,还游什么兵呢。这样说是有根据的。据《韩信卢绾列传》,“项梁败死定陶,(韩王)成奔怀王。”

之所以以前没有奔怀王,实在是因为没脸见人。给了你千把号人,打得没剩几个,还有脸回来见项梁?但项梁死后,情况有所不同。毕竟怀王不是项梁,可以再开一次口。

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怀王襄助了人马,但沛公击秦时,韩地武装又再次活跃于故地这一事实,说明韩王成肯定又得到兵员补充。这一补充只能来自楚怀王。否则,他怎么奔去没留下,肯定是得到新的增援,又重新回来作战。

对秦作战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非刘项不能有所作为。这里可以将韩地的情况与魏地的情况联系起来看:魏豹也得楚助数千人,但在没有其他外力支持的情况下,魏豹攻占了二十几城,这个成绩是张良统领的韩国武装没法比的。

在同样得到了楚的援助的情况下,韩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即没有一块实地,始终在流亡。这一点对张良的形象非常不利,但也没有办法,谁要你连个立足之地都拿不到呢。

这个旧韩之地,还是到了刘邦西征时才得以征服。

刘邦西进击秦在洛阳受阻后,转道旧韩从武关入秦。刘部一入旧韩,就强势作战,连破秦军,为张良这条地头蛇出尽鸟气。

从此,刘张二人得以再续前缘。只是刘邦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刘邦——兵强马壮,气吞万里;而张良却还是当年甚至不及当年的那个张良——穷困潦倒,无所依傍。

此情此景,不知张良将作如何之想。估计是像做梦一般,虚掷了光阴。

让张良、韩成吃尽苦头的秦南阳守军被刘部打得龟缩在南阳城内作困兽之斗,刘邦便想弃城轻进。这时,张良的作用就出来了。他劝告刘邦不能置自己于进退失据的险境。刘邦何等聪明,一点就灵,掉头猛攻南阳。

这与刘邦的胸襟有关。刘的立场一贯是,来去自由,去了不妨再来。革命不分先后,即使中途退出,也不影响继续加入,还一样受重用。

重用张良一事很快就有了回报,功臣表上记的那个“张旗志”破秦的事,就有张良的重要贡献。但应该看到,刘邦不止张良一个谋士,为其出谋划策者多多,有的连名字也没留下。比如克武关是怎么一回事,就很不清楚。

破秦之后,刘邦的感觉良好,可能想大大地骄奢淫逸一番了,这时旁人的话也听不进了。

我们想都能想出来,灭秦后的刘邦是何等的嚣张跋扈。那些天,可能天王老子都不在他眼里,你们这些凡人还想来掺和什么。难道臭秦始皇能享受的东西,我沛公就不能沾边吗,难道我们这些受尽秦政鸟气的楚国佬就不能在皇宫里撒撒野、撒撒尿?难道我们这些胜利者不该在皇宫的龙床上打打滚?这也不能,那也不能,那我等打天下所为何来?

穷棒子翻身,扬眉吐气很容易变成张牙舞爪,这也是人之常情,换了你我,也决不会有什么两样。所以樊哙的劝说成了耳旁风就不奇怪了。还是张良与刘邦的关系更铁,所以张良让刘按樊的主张办,刘邦也就遵从了。大概刘邦已经过了把瘾,浅尝辄止了,从善如流了。

可以说,张良这件功劳,并不小于什么运筹帷幄,但同样又与运筹帷幄无关。如果任刘邦在秦始皇的宫里胡闹下去,什么夺天下的梦想都不会有,有也不会成。

接下来,张良为刘邦做的事,就是功劳薄上记载的鸿门宴解围与分封多要一郡的事了。

这两件事,非张良做不来,张对刘做这些事不仅是尽铁哥们的本分,其中应该包括酬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的成分在内。

但是,并不是没有张良,这两件事就肯定做不成。我的倾向是,张良在这里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得这两件事容易办了。

因为,既然刘邦决心拱让关中的支配权以换取自己的生存权,项羽杀他的理由就不成立;而汉中本就在刘邦掌握中,项羽也不一定就非得将其从刘手中挖出,便宜章邯、司马欣等人。

当然,如果没有张良,这两件事办起来都很棘手,而有了张良,刘邦的事就如愿以偿了。退一步的如愿以偿,也是如愿以偿。所以功劳薄上,这两件功劳写得实实的。设想,如果汉中落入项羽势力掌握,刘邦想出巴蜀直难如登天。

就在摆平了两件事后,张良又与刘邦分手了,这次的理由还是韩王成。但在我看来,总是怀疑里面有投机的成分。

项羽分封后,不让韩王成回韩地。给出的理由是张良帮刘邦。这叫什么理由嘛,项羽不遣韩王成回国的真正理由,更像是他贪这块地。因为项羽对魏豹早先已占之地还要巧立名目将魏改封西魏,而将魏地攫为己有。正好韩王成在反秦事业中一事无成,所以对韩国如法炮制,不让他回韩地,其他人也不会有太大意见。所以这里不牵涉受张良助刘邦牵连的因素。

但《史记》记载的这种说法到底是司马迁的揣测之辞,还是旧有说法。如果是前者,则可不予计较。如果是后者,可能就要追究产生这个说法者的居心了。依我之见,更像是张良为他与刘邦的第二次离别制造出来的假话。以项羽的力量,真要处置刘邦,并不是做不到,难道因张良帮刘,他就不便处置,于情理不通。

如果真正对张良反感,张良与项羽单独在一起达四个月之久,处理起来也方便得很嘛,为什么没处理。设想,连无辜的韩王成都能说杀就杀,为什么会对张良网开一面?如果说项羽杀刘邦还有点下不了手,那是因为他们早先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但杀张良可没什么交情要顾,难道项伯的面子就那么大?所以这里面的事情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只得存疑。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制造这个假话呢?我们不妨来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良看刘邦被派发到巴蜀汉中,以为刘邦的气运也就是老死川中,所以他要另谋出路。

我们来看看他为刘邦出的馊主意。他让刘邦入汉中后烧绝栈道,以示永不东还,除项羽之戒心。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刘邦可能真的会老死川中,这一下可真遂了项羽的心愿。

项羽和范增为刘邦规划的未来不正是让刘在川中幽囚自生自灭吗?这一下是你刘邦自绝东还之路,可怨不得别人。如果不是后来赵衍指出一条暗道,刘邦就是想出川也办不到。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都是后人敷演出的鬼话,当不得真。

秦时明月的张良,简直是集智慧与美貌、武功与一生。我们都觉得秦时明月张良特别像韩非,一个有武功的韩非。秦时明月的张良,已经二十多岁了,在桑海小圣贤庄读书(韩非之前说过,张良更适合过来读书,张良真的这么做了),是。

如果张良有什么如意算盘的话,那他跟着项算是他走了眼。因为项羽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什么人都不在他眼里。张良与项羽就没能套上近乎,连韩王成的命也没能保住。

说项羽目中无人是因为他既不用张良,也不怕张良会去助别人。任何人都不在话下,所以张良在那里还蛮自由,所以张良再次投奔刘邦也没费太大周折。

而张良这次投奔刘邦的时机值得注意,那是在刘邦已打出汉中,基本上荡平三秦的时候。换言之,刘邦已从那个仄逼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又显示出一派大好形势了。张良此时去投奔,正其时也。

刘邦对张良的归来肯定是满心欢喜,他立即封张良为成信侯,而这时很多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功臣还没封侯。这是刘张关系铁的明证。

岂知天道好还,张良有过主动离开刘邦的前科,就受到被刘邦两次抛弃的报应。刘邦在荥阳、成皋两次被项羽打得夺路狂奔,一次带了陈平,一次带了夏侯婴,没提到张良,看来多半是撇下不管了。

但大概抛下军队只身逃跑是楚军的传统,黥布落败时这样,刘邦落败时这样,到项羽落败时还是这样。局中之人也就见怪不怪了,无怨无恨了。而就张刘两家的关系来说,两者扯平了。

实事求是地说,刘抛弃张的两次也有人之常情在其中,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遑论其他。刘邦打败仗时,情急之下,连子女老爹都顾不上,铁哥们又岂比儿女老爹更亲。

所以,张良对刘邦抛弃他的作法不会有太多的反感,抛之坦然,跟之坦然,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比照张良被刘邦两次撇下的记录,那个运筹什么决胜什么更像是个笑话。这既可以理解为刘邦善意地开了历史的一个玩笑,也可以理解为刘邦为了使张良能多得封地而编造的幌子,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三、张良的自知之明

张良出道前的事迹中,有关受老者兵书的事最令人神往。按说他占有天下第一奇书,以他的不世才具,取天下当如反掌。但岂知事又有大谬不然者。

张良一出道就有百十号人,与刘邦走出芒砀山时差不多,也与彭越的人马相仿佛。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不具备领袖资质,所以试了几试。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张良吃足了苦头之后,就知道自己不是单干的料。

主要是策划能力 事例如下:博浪沙暗杀秦始皇(未遂)。有记载的刺秦只有三次,荆轲和高渐离都是作了有死无生的打算;唯有张良在行刺失败后成功逃脱,并且逃过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可见其早年的策划能力已经十分厉害。张良。

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那么张良将兵不过千应该是个准确的定位。到了千人,则左支右绌,手忙脚乱,不成体统。所以他的官衔是将军,但他从来不带兵。他的理由是身体不好,但这个理由不成其为理由。

张良虽不甚魁梧,身体肯定不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司马迁记他击秦始皇失败后,隐居下邳“尚任侠”,也就是说好打个抱不平,大概与人动动拳头的事也没少干。没有身体做底子,又岂能办到。

再说指挥作战,身体并不是必要条件,刘邦击黥布时就是在担架上完成的指挥。所以说,张良的身体不好是免于带兵的托词,以便藏拙。否则所有人都知道你精通世上第一流的兵书,不露两手出来岂不是不合时宜之至。但这两手以前也不是没露过,再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把戏就怕穿帮,神话就怕戳破。

在张良而言,或者唯恐天下人提及他有天下奇书一事。刘邦是装神弄鬼起家的,跟张良关系又非常铁,犯不着去逼鸭子上架。你说身体不好就不好吧,你就歇着吧。反正也没什么非你不可的事,大家就这样抬着混。就这样一直混到革命成功,皆大欢喜。

刘邦与项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项羽是人之过无所忘,刘邦是人之功无所忘。刘一直感念着张良对他事业出的大力,尽管出大力的人不少。

他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样的虚词给张良定位,就可以厚封张良。所以刘让张自择三万户,这在当时可足以抵一个小王。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只得六县之地,或不足三万户。当时居功第一的曹参所封也只得万六百户,让张良得三万户,足见刘张关系的铁。

而张良的头脑何等清醒,他哪会不知天高地厚地接受这样的封赏。他乖巧地只要了与刘邦初次会面的留为封地,这是真正地为刘邦排忧解难。

当时天下平定,地正不够分呢。留作为楚汉决战的最后战场,其户数肯定非常之少。张良此举是真正的高风亮节,有了张良这个参照,那些功劳不及者又怎么好意思胡乱争功?

张良的可数得着的功绩基本上都是在楚汉战争前立下的,之后就越来越低调,直至退至闭门不出,修道辟谷,与世隔绝,与世无争。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有一点可能所有读者都没有注意到,刘邦没有张良参与作战时,从未吃过败仗。倒是张良跟了刘邦后,刘在与项羽的作战中连吃败仗,而张良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张良在指导作战一道上肯定没有作为。

刘在没得张良前,刘邦击三秦,张良还没有回到身边,也是全胜。由此可见,刘没有张,即使称不了帝,还可以有不小的局面,而张没有刘,则无所措其手足,整天逃命不暇。这一点各位千万不要忘记。

当然,即使没有刘邦,张良也被历史记下重重一笔,其博浪击秦始皇一事,已为秦记录在案,只是没有结案就成了一个无名英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