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比兰陵王立的功劳更多功绩更加显赫的人是一捞一大把,但为什么唯独兰陵王的故事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愿意去传播它,为什么他能够成为游戏当中的角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孩子喜欢他?第一个因素:在一些史料里面记载了兰陵王的身份特点,他是一个宗亲,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长得帅颜值高,兰陵王最爱的女子,而且人品超好,但这根本不是兰陵王流传至今的原因。
你在玩儿游戏的时候会发现,兰陵王角色头发帅气,身材棒,但我们把这些表象放弃,你会发现兰陵王不管穿什么装备,不管他这个色调如何,在他身上始终有一个着装的特点,就是有一副面具,这就是和其他角色不一样的地方。第二个地方就是兰陵王在完成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场战斗之后,他的手下还有朝廷里的文官,根据他的事迹,创作了一首兰陵王入阵曲一直流传至今。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兰陵王在作战的时候决定胜负的一个举动,就是在两军阵前把他脸上这个护具给摘下来,一方面要告诉守军我们是自己人,是来帮助你们的,用这种方式在阵前不顾个人安危激励对方,然后让对方和自己连手来抗击北周的军队,这是兰陵王英勇的地方,这个故事里面最核心的就是他脸上的护具,而这个护具演变进入到兰陵王入阵曲里边儿,这个兰陵王入阵曲在舞台上不断的演奏若干遍若干年之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具。
而且北史当中还有两个事儿,表明兰陵王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第一:兰陵王在做刺史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士深,检举了兰陵王贪污,高长恭就被免官了,后来兰陵王当了大官,检举他的杨士深也在军队里,杨士深非常害怕兰陵王去报复他,但其实兰陵王并不想报复他,每次看到杨士深对自己特别害怕,就找了一借口,就打了杨士深20军棍让杨士深安心。第二:一次他上朝回来,他的仆从就剩一个了,其他都不知道去哪了,这就等于说主人在办公的时候,手下的这些人开小差去了,按理来说主人完全可以把这些人全都收拾一遍,但是兰陵王没那么做,带着仅剩一人的仆从回家了,那些擅自离开的仆人并没有受惩罚。第三:兰陵王打仗胜利了,皇帝下令人给她买了20个妾,兰陵王只收了一个多了不要。还有一件事儿更厉害,说兰陵王临死之前,把手里面的债券全部销毁了,他作为贵族有很多人向他借钱,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他死了这个帐就平了,于是就全部都烧掉,以上就是兰陵王处事的特点。
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但大多数人相信这个姓郑的王妃来自于有名的荥阳郑氏。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
兰陵王表现是一个人非常好,而且死后人们对他的印象也非常的好,也就是说死后没有被污名化,和他有关的一切也没有被禁绝,所以兰陵王入阵曲在北齐之后仍然得以流传,一直传到唐朝李唐皇室把这个东西拿来,列为宫中散乐之一。全唐文卷279代国公主碑里边有这样的一段话:初,则天太后御明堂宴,圣上年六岁,为楚王,舞长命(阙三字)年十二,为皇孙,作《安公子》;岐王年五岁,为卫王,弄《兰陵王》,这个话简单的来说就是武则天找人跳兰陵王这个曲子。真正把兰陵王入阵曲带到唐朝皇室的不是武则天,有学者认为这个兰陵王入阵曲在北齐时期,是在基层产生的是一种由下往上的传播,但到了唐朝是由上往下的提倡。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非常喜欢兰陵王入阵曲,他也非常的羡慕戴面具驰骋杀敌的英俊名将高长恭。但这种说法不太被认可,不过与兰陵王入阵曲相似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的作战经历也曾经被创作为秦王破阵乐。这个兰陵王入阵曲和秦王破阵乐,相隔年代不远。兰陵王入阵曲是先有的,后来有了这个秦王破阵乐,或许因为这个兰陵王入阵曲太火了,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想借一个大IP继续宣传自己。
兰陵王妃,顾名思义,当然是兰陵王的妻子,遍查历史,历史上的兰陵王只有一人,就是南北朝时的北齐大将高长恭。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估计应该是朝中某位姓郑的大臣。
中国有一个邻居叫日本,唐朝时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学习学习,也有一些僧人远渡重洋把佛教传播到日本,当时一个唐代僧人把兰陵王入阵曲带到了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的女帝高野姬天皇,诏令当时著名的舞蹈表演家,为张斌在宫中御前演奏了这个曲子,后来因为天皇喜欢这个曲子就在日本广为流传。据说在过去赛马节相扑节、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的时候都要拿这支舞曲作为重要的节目进行反复演奏,皇宫当中的一些重大活动和宴会,甚至天皇即位也有时候也要演奏这支曲子。一直到今天在日本奈良的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的时候,兰陵王入阵曲仍是第一梯队的独舞表演节目。这说明兰陵王入阵曲当年在唐朝非常的流行,如若不然,我们邻居怎么会来拿去学呢?
高长恭意外闯入世外桃源,与天女雪舞相识相恋,这是主要情感线,北周帝王宇文邕为了获得天女的帮助,抢夺雪舞,同时又爱上了她,然后以情敌的身份对抗兰陵王。把女人作为战争的导火索,以个人情感延展到国家利益争斗,应该是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