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辅佐刘邦开国,又功成身退,他到底有多少种不同形象?
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品质与精神,他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屡次建立奇功。又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最后功成身退,翱翔四方。刘邦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以说张良是汉朝开国第一谋士也不为过,但是张良其实是个拥有多种形象的人。那么张良到底都有那些形象呢?
张良辅佐刘邦开国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汉初颍川父城人(今河南宝丰)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
一. 韩国世相的贵公子
张氏一门世代为韩国相国
二. 隐忍好学的寒苦学子
张良刻苦研究兵法
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降宛取蛲 佐策入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
三. 辅佐刘邦的帝王之师
所以,早期的张良是一个反政府的极端人士,他想要通过暴力手段消灭秦国,组织起了自己的“侠客刺杀队”,张良还有点老大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黑社会老大,他精心策划了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博浪沙刺秦。
张良在刘邦奠定天下前后都贡献了很多智谋。在楚汉战争时期,他提醒刘邦“明修栈道,暗度成仓”。“王何不将沿途栈道全部烧毁,以固项王意。”在韩信要求刘邦立自己为齐王并且在出兵救援这个问题上观望的时候,刘邦差点破口大骂。但是张良却踩了刘邦的脚,表示韩信此时不能得罪。于是刘邦立刻变了脸色,封韩信为王。勾连项梁保护刘邦成功在鸿门宴中保住性命。在项羽出兵讨伐刘邦的时候写信与项羽,诱使他错误的攻击三齐之地。并且在围住项羽后使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成功的瓦解了楚军的斗志。可以说张良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说是刘邦的第一谋士兼老师也并不为过。
而张良是一个极为重感情,忠职守的好佐吏。韩王成也很讲感情。当沛公把打下的城池拱手相送之后,作为回报,就派张良随刘邦辅佐沛公作战。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刘邦能够团结那么多的能人?就因为他具有宽广的胸怀。也就。
张良多次纠正刘邦的行为
四.功成深退的成功隐士
张良成功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