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书里的周瑜有哪些主要事迹?三国演义里,周瑜的事迹有:帮助孙策平定江东;赤壁之战——被诸葛亮智激愤而抗曹、设难题孔明借箭、英雄会导演“蒋干盗书”、识破曹军的诈降计、安排苦肉计、火烧赤壁;设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攻打南郡,大战曹仁;假途灭虢,被孔明识破;三气周瑜终星陨。那么,三国演义书里的周瑜有哪些主要事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丹阳协助孙策(小说第15回)
2 孙策死守协助孙权并推荐鲁肃(小说第29回)
3 诸葛亮智激周瑜,孙刘两家联合抗曹(从小说44——49均有周瑜,其中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四十六回苦肉计,剩下还穿插无数周瑜想杀诸葛亮但被识破)
4 51回,54、55回,56回诸葛亮三气周瑜,(54、55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
5 57回卧龙吊孝,虽然在演义里诸葛虚情假意,但那悼文写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回答完毕
可是!!!!!!!!!!!
这完完全全扭曲了周瑜的历史形象!!!!!!!!!
如果想了解周瑜的话,还是去看三国志吧!
真正的周瑜是一个胸襟相当开阔的人
周瑜,字公瑾,21岁追随孙策平定江东。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210年病逝于巴丘。
《江表传》记载,曹操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曾派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周瑜, 周瑜既十分坚决的回绝了蒋干。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1. 三气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智,三次设计陷害,但最终都未能成功,反被诸葛亮化解。正史中并无此事,实际上周瑜气量宽宏,与演义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第五十七回《三气周瑜》中,曹操在铜雀台庆贺时,周瑜被任命为南郡太守。他提议要鲁肃讨还荆州,鲁肃只好前往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假意哭泣,表示无处安身,孔明则暗示不宜归还荆州。鲁肃回报周瑜,周瑜更愤怒,要鲁肃再去见刘备,以攻取西川为名,借道荆州,实则想趁机消灭刘备。周瑜率军至荆州,发现城上并无一人,赵云却在城楼上喊叫,周瑜坠马,旧疮复裂。他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的职位,然后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得知周瑜病故,放声大哭,按周瑜遗嘱,命鲁肃为都督。
2.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表示只需三天。周瑜一听大喜,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然而,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凌晨,江面雾气弥漫,诸葛亮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船队接近曹操的水寨时,诸葛亮又命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命令士卒擂鼓呐喊,制造进攻声势。
周瑜---三气周瑜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 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三国演义里,周瑜的事迹有:帮助孙策平定江东;赤壁之战——被诸葛亮智激愤而抗曹、设难题孔明借箭、英雄会导演“蒋干盗书”、识破曹军的诈降计、安排苦肉计、火烧赤壁;设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攻打南郡,大战曹仁;假途灭虢,被孔明识破;三气周瑜终星陨。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书里的周瑜有哪些主要事迹的全部内容,周瑜的主要事迹是:一时瑜亮、饮醇自醉、联刘抗曹、周瑜打黄盖、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